盤點回顧:我國能建2020年度十大電力標桿工程
我國能建2021年作業會表彰了2020年度十大標桿工程,其我國家優質工程金獎8項、魯班獎2項。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領略一下十大工程的風采。
1、滇西北至廣東±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
勘測及規劃單位:電規總院公司、西南院、廣東院、華北院、東北院、中南院、湖南院、江蘇院
工程監理單位:廣東院天安項目辦理公司
參建單位:廣東火電
滇西北至廣東±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是國家要點建造工程,是落實國務院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12條要點輸電通道之一。該工程是西電東送主網架海拔最高、線路最長大通道。西起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劍川縣,途經云南、貴州、廣西、廣東四省區53個縣(區),東至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線路全長1956公里,每年可向廣東運送電量約200億千瓦時。
2、±420千伏渝鄂背靠背直流聯網工程
勘測及規劃單位:中南院、山西院
±400千伏渝鄂背靠背直流聯網工程是國際上運送容量最大,也是我國直流電壓等級最高、運送容量最大的柔性直流背靠背工程。工程分為南北兩個通道,分別在渝鄂斷面九盤至龍泉、張家壩至恩施500千伏輸電通道上,建造宜昌、恩施兩座柔性直流背靠背換流站,每座換流站建造2×125萬千瓦柔性直流換流單元。本工程在國際上初次將柔性直流輸電電壓提升至±420千伏,電力運送容量到達500萬千瓦。
3、國電舟山普陀6號海優勢電場2區工程
參建單位:浙江火電
國電舟山普陀6號海優勢電場2區工程位于舟山普陀六橫島南側,總裝機容量248兆瓦,規劃海域面積約50平方公里,是浙江首個海優勢電項目,國內單機規劃最大的海優勢電場。風電場配套設置1座220千伏海上升壓站、1座陸上計量站以及1座陸上集控中心。浙江火電承接了該工程的陸上計量站和陸上集控中心的土建、安裝、調試等作業。
4、京能五間房草原生態工業歸納示范項目
勘測及規劃單位:華北院
工程監理單位:華北院德勝公司
參建單位:天津電建、安徽電建二公司
京能五間房草原生態工業歸納示范項目位于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西烏珠穆沁旗,由華北院擔任規劃和監理,集五項國際創始技能于一身,即國際首臺投運參數最高、容量最大的褐煤鍋爐,國際首臺投運60萬千瓦雙水內冷發電機,開創性選用并投運帶空氣預熱器旁路的深度煙氣余熱使用體系,國際初次應用高背壓空冷9級回熱體系汽輪機,全球首臺單塔濕法脫硫+除塵+煙氣提水一體化技能應用。該項目不僅成為了我國電力行業的標桿,更是工程項目與自然環境調和共生的典范。
5、中廣核陽江核電廠3、4號機組工程
勘測及規劃單位:廣東院
參建單位:廣東火電
中廣核陽江核電廠3、4號機組工程選用具有我國自主品牌的CPR1000+技能路線,設備均勻國產化率超越85%,分別于2016年1月、2017年3月投產,其中4號機組創下了全球同類堆型最短建造工期紀錄。廣東院承當了陽江核電廠工程全部6臺機組的勘測、慣例島及BOP施工圖規劃作業。廣東火電承當了陽江慣例島3、4號機組的建安與BOP安裝工程以及5、6號核島安裝作業。
6、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項目主體工程
勘測及規劃單位:華北院
國際最大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天文望遠鏡,為國家重大科技根底設備,被譽為“我國天眼”。華北院承當“天眼”工程的饋源支撐體系規劃作業,是在“天眼”外側,建造6座均勻布置且不同高度的饋源支撐塔和相關的附屬設備。華北院打破輸變電傳統規劃思路,展開了“FAST饋源支撐塔選型及優化研究”,對鐵塔、拉索(饋源倉)耦合作用下的共計66種狀況進行了動力剖析,對設備層進行了受力剖析驗算,提出了滿意功用需要,滿意動力特性、結構剛度的饋源支撐塔優化規劃方案,依據地勢選用了全方位長短腿和凹凸根底主柱規劃。
7、邃古供熱項目(古交興能電廠至太原供熱主管線及中繼能源站工程)
規劃單位:山西院
邃古供熱項目是山西省一項重大民生工程,供熱面積達7600萬平方米,是其時全國規劃最大的長輸供熱工程,也是全國市政供熱工程類首個榮獲“國優金獎”的項目。山西院擔任項目熱源測規劃作業。規劃過程中,山西院創新地使用了“多臺直接空冷機組逐級串聯高背壓梯級使用”的熱源側全體供熱方案,可最大程度地使用機組乏汽供熱,乏汽供熱占比達75%以上,工程經濟效益杰出。
8、摩洛哥努奧三期150兆瓦塔式光熱電站工程
勘測及規劃單位:西北院
摩洛哥努奧三期150兆瓦塔式光熱電站是“一帶一路”要點項目,是現在全球投運的單機容量最大的塔式電站,由我國能建西北院規劃。項目吸熱塔是國際上初次選用混凝土和鋼結構混合式結構的光塔,也是國際上最高的光熱發電吸熱塔。該項目投產發電,關于我國企業掌握國際先進光熱技能、推動國內光熱電站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9、湖北華電江陵發電有限公司一期2×660兆瓦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工程
參建單位:湖南火電
華電江陵發電有限公司一期工程位于湖北省荊州市江陵縣,建造規劃為2×660兆瓦超超臨界燃煤機組,是國家實施中部崛起、長江經濟帶戰略的重要能源保障,湖北省煤電港一體化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湖南火電擔任2號機組的主體安裝及輸煤、除灰等公用體系施工。從機組整套啟動到168小時試運轉圓滿完成,江陵電廠項目實現國內同類型機組投產后長周期安全安穩運轉,各項技能經濟指標居國內同期同類型機組搶先水平,經濟效益顯著。
10、北京通州再生能源發電廠項目
參建單位:廣東火電
北京通州再生能源發電廠項目規劃日處理廢物量為3950噸/日,其中一期工程配置3臺處理能力為750噸/日的進口燃燒爐,2×25兆瓦發電機組,年燃燒廢物75萬噸,年發電量2億千瓦時,將直接服務于北京城市副中心。項目外觀由國內搶先專業規劃院規劃,廠房修建宛如“森林中的雕塑和藝術品”,廠區設置環保教育宣揚館和觀賞走廊,綠化率達30%,整個園區現已打造成為具有“視覺地標”特點的城市景象和環保生態景區,成為一個園林式、現代化、國際一流的燃燒發電項目。